寒假实践报告实践报告

编辑:阿文时间:2015-10-30 22:33:55
寒假实践报告实践报告,短暂的假期结束了,我做了几件小却有意义的事,并产生了一些感想,经过我的调查首先发现,一般是一概扔掉,作为废品分开,许多人连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或不注意到,实践时间年月日年月号。

短暂的假期结束了,这个假期虽然短暂,却对我却有着独特的意义。假期期间,一方面是学校要求的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我的主观意志,我做了几件小却有意义的事,也算是初步的接触到了社会。活动给我带来了一些触动,并产生了一些感想。

第一件事:垃圾分类的调查与宣传

经过我的调查首先发现,人们对垃圾分类概念甚为模糊,很少进行垃圾分类,一般是一概扔掉。调查中发现大约占52.08%会在进行垃圾分类,但这大多局限与可卖为和不可卖,作为废品分开。

然后我发现,许多人连一些基本的知识不了解或不注意到。在调查过程中,我设计了一道有关垃圾分类常识的题目:“即黄色垃圾桶装什么类型的垃圾。

”结果显示,只有占33%是能准确回答问题。这其中向我们显示出,人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还有进一步提高,甚至即使有垃圾分类这样的回收分类机构,碍于人们的不了解和疏忽,远远未做到垃圾分类。

虽然说是人们的一些生活知识不了解,但从上还是人本身的态度问题,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大家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接着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人还是愿意在家处理垃圾,这是很不错的,只有靠大家才能真正做到垃圾分类普及,真正做到环保,有效的利用资源,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这种意识态度。大约占60%的市民愿意在家进行垃圾分类,尽量分开可回和不可回收循环利用以使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尽管比率不是很明显,这也是一种好的趋势。

从人本质上说,普及垃圾分类还是有很大欠缺,除了人本身外其他因素或许也能左右人们的行为。于是我有设计给另外一个题目,了解人们认为进行垃圾分类最大困难是什么时,大部分人认为是垃圾分类得不到妥善处理,如下所示:1大多数人不支持;2垃圾分类后得不到妥善处理;3形式主义盛行等,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影响;4其他因素

众多人认为现在即使自己做到垃圾分类,再接着却没有得到更好的措施或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去管理,做了也没用。或许这有一定的道理,但垃圾分类首先是由各人做起,才能继续进行下去,人们未能踏出关键的一步,又怎能知道不能实现?

诚然从对调查对象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人们垃圾分类意识还不高,未能主动的进行垃圾分类,而且顾及别人的想法较为严重。所以我想到一些建议是:垃圾分类应从娃娃抓起,学校应提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教导学生,使其成为良好习惯;政府加强宣传,大力提倡全民进行垃圾分类,同时父母也应该树立好榜样,一方面做到垃圾分类,另一方面能很好的教育下一代,让垃圾分类很好的得到实施和普及。

有关部门改善现在的垃圾桶设计,使其更吸引人们自觉的进行垃圾分类。每个家庭至少设置两个不同类型的垃圾桶。

总的说来,根据我的调查分析所得,绝大多数人非常愿意进行垃圾分类,人们垃圾分类的意识较强,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和提供一些资源,垃圾分类一定会被贯彻落实的很好,我们的家园会变得整洁干净。自然资源也能够得到合理的利用与回收。人人都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二部分:家庭教师角色体验

1月 20 日,我开始了我的第一堂课,这个学生基础并不是很好,所以我就从基础讲起,先教她课本知识后教她方法,然后再讲练习。总体而言,感觉第一天的收获还是不错的。

我把这几天的课程回顾了一遍,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归纳了一下,有几点需要改进:

在讲课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么是重点,不是重点的可以一带而过,毕竟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也不是一点都没听,针对重点拿分的项目要详细讲解,这样才能让她在以后的考试中,成绩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补课之功效有所发挥了。当然,作为老师的我们在出题的过程中,也是自己提高的过程。

我们可以积累一些以前学过却已经忘记的知识,这也是我们的收获之一。

在讲的过程中,我应该尽量耐心点,慢慢的给学生讲,毕竟她才上初中, 可能有些我认为很简单的对她来说并不是那样,切记不能烦燥,不能讲了一遍她没听懂就凶学生,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这在我第一次上课的过程中,有犯这种毛病,所以后来我改了很多,尽量让自己心平气和的耐心的讲解, 直到她弄懂为止。 在习题布置与讲解上,我要尽量备备课,一定要挑些有针对性的题目给学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题,但是很多都不是重点,那样更多的依然是浪费时间。

另外学生甚础比较弱,也先强化了基础才能够去提高层次。

几天的相处我发现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家教要和学生处好关系,要让她把我当朋友,而不是老师,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沟通。在跟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她所学习的教材,还了解了她的兴趣、爱好和心里的一些想法。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 应该先了解学生, 不仅仅是了解她学习方面的,更重要的要了解她的一些爱好兴趣,这样才能很好的跟她沟通。

沟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好的沟通是成功的一半。因为我们要扮演的不只是老师的角色,还要在适当的时候扮演朋友的角色。要把握好什么时候该是当老师的时候,什么时候是扮朋友的身份。

总结:虽然我们仍身处大学校园,涉世未深,可象牙塔终究不是保护塔,总有一天我们要走到外面的世界中去。未来是属于我们的。

经过了这个寒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身上的责任和义务。也正是这样的体验,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对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充满了斗志。知识和能力都是要积累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

而我们,在大学里不仅仅要好好认真的学习我们的专业知识,也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体验生活。我们一定会以沉稳的姿态迎接未来。

寒假实践报告实践报告 第二篇

实践时间:2017年1月20日-2017年2月24号

实践地点:新津县广滩村小桐鱼家

实践主题:在餐馆做杂工

实践内容:

时间飞逝,在大学的第一个假期很快就结束了,可是我还是沉醉在自己寒假社会实践的收获中。

是那惊风飘白日,光景西驰流,还是那白驹过隙日光荏苒,或是那滔滔逝水,急急流年,终归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如今,我只能坐在记忆的棱角,用温暖的忧伤,轻诉往事,写不完的文字,抒不尽的回忆。叹曾经,吟过往,原来荷塘月色,阳光明媚的夏天,美好的社会实践记忆终究成为永恒的定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生活,一如既往的平淡,忙忙碌碌,一个人独自在这座城市里来回奔走,踽踽而行。风吹云动,长发随风飞舞,缕缕思绪在盛夏的细雨里迷离,几许沧桑入梦,时时会觉得有些许力不从心。

生活果然不是象牙塔里的唯美景象,那只是文字描绘下的梦幻之旅,就像夏天的泡沫,虚无地近似不存在。实践永远能够得出真知,它就像一位哲人,没有甜言蜜语,没有罗曼蒂克,只有生活的点滴小事,它一如往常般慵懒,却用最真实的现实告诉你,生活,就是生下来再活下去,就是生吞活剥,生气活该。所以对于刚刚一只脚踏成年的我来说,我的寒假生活就像玩过山车一样,有高峰惊险,也有低谷沉迷,但这是不是也意味着,无论眼下是好是坏,都只是暂时的呢?

开始工作之前,我懵懂,迷茫,忐忑,不清楚未来在哪里,不知道从何下手,不晓得如何独自生活。所以,开始工作之前,我的心情就像五味瓶,酸甜苦辣聚成。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成年的我想减轻父母的负担,便想自己去打工,来赚取钱来让父母不为我的生活费苦劳;想赚钱来养活自己;想体验一下生活的艰难。父母常说赚钱不易,想要我们珍惜,但我们常常觉得赚钱如此简单,钱来得很容易。书中经常介绍谁谁谁赚钱那么多,我们便认为赚钱非常容易。

但是在经过寒假的一个月的打工实践中,我明白了原来那么努力,那么认真也只能赚取少量的钱,有可能赚取的钱还不能养活我自己,如何在以后养活家人;同时我也明白了学历的重要性,没有学历,只能打工赚钱来养活家人,赚的钱很少;所以为了以后更好的生活,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取得学历找到好的的工作就不用像打工那样,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却不能做到养活家人,甚至连自己都养活不了。

说实话,我的父母很赞成我去打工,父母想让我明白生活的不易和人生道路上的艰辛,想让我明白读书的快乐和学历的用处,虽说没读过书的孩子一样能够成才,但是他们所用的路程更远,做的更辛苦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和家人。现在,大多数的90后认为读书出来和没有读书出来一样,都是底层的劳动人民,但是好好读书,从研究生毕业还是不同的,虽说都是从底层慢慢的爬上顶层,慢慢达到自己的目标。

第一天打工的时候,我一大早便起来准备,害怕迟到了,怕给别人好吃懒做的不好印象。我把我的闹铃从6点40一直7点闹,每5分钟一个闹铃好不容易离开温暖的被窝。

明知道蜷缩在床上感觉更舒服,但还是大一早就起床;明知道闲着会比较轻松,但依旧去选择追逐梦想;明知道开始这段工作会是一路崎岖,但依旧选择坚守。这就是生活,得学会自己给自己力气,这就是成长,得学会自己给自己鼓励。

8点钟之前,我提前来到了打工的地点,听着老板娘说:我来的早嘛。我的心情不自主的开心起来。

还没有等其他的人来,我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我开始打扫卫生,扫地.抹桌子.

抹凳子.拖地……别的比我大的人来了,也开始打扫卫生。因为我是新来的,也觉得我比较小,她们比较照顾我。

我很感激她们的照顾。打扫完卫生,老板回来了,还带着当天所需要的新鲜蔬菜和肉。我们马上开始处理蔬菜和肉,我是一名家里的地主,除了会煮饭和洗碗,连最简单的处理蔬菜都做不来。

所以在处理蔬菜的时候被笑了一番,于是她们教我如何处理蔬菜,从最简单的处理青海椒开始,于是我才知道了,处理海椒,就把海椒头拔了就行,处理其他的蔬菜有各自的处理方法,例如:洋芋要削皮,蒜苗要扯掉黄的头头……

才发现原来处理蔬菜这么多方法和事情,才发现自己好无知,连自己都不能照顾好,我这样怎么能在外面离开父母好好的生活,以后离开父母工作了,我应该怎么照顾自己呢!连最简单的给自己做饭都做不到。我明白了就算你是令人敬仰的教授,但是你连自己都不能照顾好,怎么能说服别人,把学生教授的好呢?

现在我发现很多的人变成了,生活白痴,不管她在工作方面取得了多大的成就,在生活方面是白痴便会被人取笑,虽说世界上人无完人,但是要做到能够做最基本的事情。

一刻都很少停歇的忙到了中午,中餐和晚餐时间正是餐馆最忙的时候。客人们的到来使我们变的更加忙碌,在这里工作几年的人需要在客人点鱼的时候,准确得记住客人们所点的不同的分量和鱼的种类和点的不同鱼的做法,而我需要把客人们所需要的开胃菜担给客人,给客人们泡茶,担瓜子,让他们在菜做好之前先喝茶聊天。当菜好的时候,我需要把菜担给所点该菜的客人那里去。

因为客人太多,很怕把菜担错,所以每次都要问一问是哪桌的菜,其他的服务员并没有不耐烦,而是耐心的给我说这是哪桌的菜,其实我都问的不好意思了,一直都记不住,又害怕担错了,不好处理。其他人宽慰我说第一次嘛,就是这样的,以后熟悉了,就好。

到下午3.4点钟才忙完,中午的客人们才走光。而我们在1点半逞不是很忙的时候把中午饭吃了,这是除了我不想吃饭以外的第一次这么迟吃中午饭,觉得很辛苦。

客人们走了后,我们将地面收拾干净,等待晚上的客人的到来。等收拾完的样子,差不多晚上的客人来了,还是和中午一样的忙碌,直到晚上的8.9点钟才忙完,7点钟的样子吃晚饭。

第一天忙完,我觉得我已经是筋疲力尽的,但是觉得很开心,认为我自己这一天过的很充实,吃的也很多。

后面的一个月也过的一样充实,在这些天内我有过想放弃的时候,觉得很苦很累的时候,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在早上不想起床的时候,被父母喊起来了。

在这些天内,我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一天的时候我不小心打烂了水壶,我害怕极了,但是老板和老板娘并没有说我,而是问我被烫到没?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我在想如果当时他们骂我,我一定坚持不下去吧!还有些天,有的客人是来包席的,因为人手不够导致忙不过来,中午饭也没有吃。

当时我觉得为什么要这么忙呢!好痛苦啊!不想再做下去了!

还有些客人看着我的年龄小说我不认真读书才变成这样的,不认真读书只有打工,当时我并没有辩解,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委屈,默默地说我只是来体验生活,来减少父母的负担的,我还是在校大学生。

在领工资那天我的心在颤抖啊!看着自己辛辛苦苦忙活了,一个月的工资才1000多块钱,我终于明白了父母赚钱的不易和艰辛。想想每个月我都向父母要800元,有些时候甚至超过800元,让父母再给钱。

在拿到钱的时候,我才明白了:挣钱很辛苦要学会节俭。

勤俭节约自古就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这对于从未步入社会参与劳动的我们来说,就如同对牛弹琴。对于一直以来的纯消费者而言,哪会明白赚钱的辛苦和不易。

而且一直以来,还理所应当的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但当我真正投身其中的时候,我还是体会到了赚钱的辛苦和不易,尤其是天冷的那几天,起床变得尤为困难,但因为要去打工,每次都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最后,手里拿着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心里既激动又感动,觉得自己好像瞬间就长大了,懂事了,可以分担一下父母肩头的担子了。

虽然工资并不多,但毕竟是融入了自己的汗水,付出了自己劳动的所得,所以拿着“沉甸甸”的钱,想着之前自己打算的花钱计划,犹豫了。还是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终究还是没舍得花自己赚来的钱。哲学讲实践出真知。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了一把工作的艰辛,仅仅从书上学习那些空洞的理论和说教似的东西,我不会有这么深的体会和感悟。也不会明白父母的辛苦和不易,所以从此以后,节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应该实践在平时的生活中。继承先辈们的优良传统,既是对先辈的最好缅怀,也是我们以后可以留给后辈们的宝贵财富。

时光凋零,岁月漂泊,曾经的沧海,除却的巫山。一段段小小的回忆飘来飘去,浮浮沉沉,从不曾想起,也不曾忘记,它被深深地尘封在记忆深处某个角落。风过岂能无痕,却终是凝结成眼角清冷的泪痕,在不被你看到的时候,悄然滑落。

望月轻叹,看时光在静默里,挥手远离。最归,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