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

编辑:阿文时间:2015-10-02 22:33:59
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三一文库报告范文社会实践报告,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距离放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开始筹划自己的暑期生活,三一文库报告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三一文库(报告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及时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距离放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开始筹划自己的暑期生活,希望自己能够在暑假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得以锻炼。

通过朋友的帮忙,放假后我就跟朋友一块到了深圳,来到了(香港)深圳精裕塑料实业(制品厂)有限公司,简称精裕。精裕是一个玩具厂,主要生产应用于塑料玩具及其配件生产。紧接着于7月3日下午到公司去应聘作业员。

虽应聘上了,但仍需等二天才能进厂,(每一位要进厂的都要先体检,拿到健康证!)不过还好厂里给我们这些暑期打工的学生提供了简易的住宿空间--12人一个宿舍。刚开始晚上不敢出门,因为听说深圳很乱,但最后在朋友的陪同下晚上一块出去买东西,发现事实并没有那么恐怖,只要你不去惹别人,别人也不会轻易地惹你。

我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工业区周围全是厂房,一般买东西的都是一些打工者,在深圳呆了一个多月我也没有发现有打架的,也没有听别人说起过有杀人的。我想可能只是有些事情大家过于夸张了吧。带着些许兴奋和盲目,来到了厂里,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

在进车间之前厂里安排了两天的培训。首先带领我们来到了招募大厅,在那里我们上交了身份证、毕业证、健康证的复印件和两张照片,然后给我们统一配备了厂服。下午和第二天上午我们又参加了培训,老员工和带班组长给我们讲述了建厂历史以及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

7月5号上午在其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进入车间,该厂共有A、B、C、D、E、F、G几个个厂房,每个厂房生产不同的产品。我被分到了G3厂房,刚进去的时候,感觉很陌生,车间有8条流水线,每条流水线上都有百十号人在那不停地忙碌着,没有人说话,只听到机器转动所发出的哄哄声。我被车间的组长也即是车间的最主要负责人带到了一个工作岗位,在组长的指导下,我很快学会了那项简单的工作。

一工作就是十一个小时之后,中间没有空闲时间偷懒,一天下来兴奋劲没了,剩下的只是腰酸背痛了!虽然工作看起来挺简单的,但长达十一个小时的机械工作,对于我们这些过惯了闲散生活的大学生而言,根本就忍受不了,接下来的几天我换了好几个岗位,每换到一个新的岗位,都要学习半天或一天。一般都是坐在老员工旁边看他们如何操作,偶尔那些老员工会给你讲一下。

若碰到不给你讲的,一定要勤问、敢问,把自己不懂的都要问清楚,不能模棱两可,不然自己做起工作来就会后悔的。这是我在那工作总结出来的。几天后我稳定到了一个工位,开始了正常的工作。

一般进车间的都要先学习几个工序。

社会实践报告实践报告 第二篇

三一文库(报告范文/社会实践报告

数学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期间,我在贺州市中学进行为期两个星期的社会实践。学校前些年征地之后,占地150.2亩,成为贺州境内校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所中学。

2003年,投资125万元,建设五层建筑面积达1750平方米的办公综合楼一幢,开辟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各一间。2004年,投资145万元,新建4层有20个教室的教学楼一间,内辟阶梯式多媒体报告厅两间及电化教室。

全校初中、高中生的微机教学都在这里开展,学生使用的教材为: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课本内容覆盖国家计算机一级考试的全部考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数码设备的使用方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等内容。

面对这份高起点的教材,大家的反应如何呢?

我分别与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交谈。

从学生中了解到,极大部分学生都是怀着认真的态度去学习,然而很多学生是在学校才第一次使用电脑的,学生的基础有限,而且学校电脑课程安排较少,所以学习的效果并不明显。

老师谈到,在实际教学中,是不可能完完全全按课本教学的。那么老师是如何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巧妙地开展教学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询问了微机老师,并从他那里学来了一些教学经验:

由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加上计算机基础不够扎实,新课的内容不宜过多,并且要附以大量的练习加以巩固。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初学者的自控能力较差,听课效率非常低,往往不得不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个别辅导。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看,对学生进行任务驱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学生对计算机依然陌生,以至于在这个方面的思维不够活跃,创新有限。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对任何内容都做演示的话,学生会一成不变地拷贝你的演示,这样不论对于理解还是创新都是非常不利的。

任务驱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对任务规定的模糊化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如果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有利于理解并掌握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