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新市镇小城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

编辑:阿文时间:2020-06-25 12:16:05
调研报告:新市镇小城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实践,让农业强起来,新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新理念新思路让一座古镇焕发新风采,提出五大发展理念,以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为发展重点。

新常态下,如何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的新要求,抓好小城镇和乡村振兴战略,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新城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新理念新思路让一座古镇焕发新风采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对新市而言,就是要抓住我县荣获千年古县称号和新市入选全国重点建制镇、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点的机遇,以乡村旅游和特色农业为发展重点,打造全省一流、全国闻名的美丽乡村、魅力古镇、旅游名镇”,新市镇党委书记介绍,“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围绕三个字,打好三张牌”。

围绕一个“古”字,打好文化牌。新市古镇晋朝建制,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曾有过“九街十三巷”的辉煌。过去由于重视不够、保护不力,很多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昔日美观的古民居变成了“火柴式”的新建筑。

尽管历经沧桑巨变,但千年文化的底蕴依然存留。去年,新市镇抓住国家推进棚户区改造的机遇,全面启动古镇改造修复工程,按照“上带帽、下飘檐,统一造型、统一风格”的模式,已完成243栋房屋的改造。走进新市镇区,青瓦白墙的湘南民居建筑群让人眼前一亮,浓郁的古镇风味扑面而来。

新市除了古街外,还有许多古树、古桥、古院,是古镇文化的缩影。“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们将以古镇文化为主题,把新市建设成为全国有名的旅游重镇”,新市镇干部群众对古镇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围绕一个“水”字,打好生态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利用好绿色发展文章,特别是乐水宝贵资源,是新市镇党委、**探索的重要课题。

婀娜多姿的耒水在新市镇环绕而过,与河边的土木桥、吊脚楼交相辉映。这是真正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镇里聘请省建科院制定《新市镇“一水两岸”旅游总体规划》,将国土整理与观光农业相结合、古村落保护修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水利项目与水上娱乐项目相结合。

“一水两岸”建设得到全镇人民的大力支持,3.8公里的沿江风光带仅用4个月时间就建成了。正值阳春三月,河岸边的桃花、李花、樱花开得正艳,成百上千亩的油菜花仿佛是金色的海洋,三五成群的游客在此骑行、垂钓、拍照、观光。

目前,新城已对沿江路两节车厢实施了控制规定。严禁随意建房,对已有房屋统一改造。同时,重建受损大坝,恢复新市镇水生态,开发水上休闲旅游项目,再现新市古码头水景。

围绕一个“食”字,打好土菜牌。游客多起来以后,如何留住游客、致富百姓,新市镇在土菜上做起了文章。新市土菜集合湘菜粤菜的特征,炖、蒸、焖、炒手法俱全,我县红白喜事厨师中以新市的土厨最为出名。

为了让新市土菜的名声打出去,这两年镇里想了不少办法。一是贴标签,形成新城米粉、新城肉丸、新城萝卜、新城甜酒、野洋葱水煮鱼等食品品牌。二是集约规划。中心镇规划3条地方蔬菜街,打造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地方蔬菜新集群。

三是办节会,每年举办一届新市土菜节,邀各方游客“赏新市油菜,享新市土菜”,推广新市土菜文化。随着新市地方蔬菜产业的发展壮大,将带动1000多户群众致富,为**创造300多万元税收。

2、 新产业、新业态给山带来新希望

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新市镇积极推进土地流转,着力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培育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取得了良好成效。

种养大户尝到规模特色经营的甜头。新市镇现有耕地20500亩。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众多,大量耕地闲置。面对农业发展的新形势,新城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高炉村的种粮大户曹xx在镇**的支持下,流转4000亩水田种植再生稻,聘请农业大学专家长期指导,并注册了品牌“怀胎草”,每亩纯利润可达1200元。横龙村党支部书记xx当上了养牛大户,养殖规模达到300头,产品直销市区多个高档餐厅和超市,年纯利润超过40万元。有了这些产品,如何销售是广大农民最关心的问题。

这两年新市镇引进了3家快递物流公司,目前正在与阿里巴巴洽谈,准备打造全市最大的乡镇绿色农产品电商平台。

良好生态引来观光农业的“金凤凰”。在新市镇渠塘村玫瑰园项目基地,几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植被清理和土地平整。xx花业****投资1

占地5亿元,占地2000亩,建设集种植、休闲、观光、娱乐为一体的玫瑰主题公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1亿元,带动500多户就业。除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优质的服务环境外,由于良好的环境之量,项目最终得益实施。

新市镇负责人指着地上连成片的青苔说:“当初让投资方下定决心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些青苔,能够生长这么多青苔的地方,空气质量一定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