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报告

编辑:阿文时间:2020-06-25 14:19:05
关于A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实践报告,小企业信贷业务既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一信贷业务概述,邮政储蓄银行企业信用发展概况,信贷业务运行控制体系不完善。

内容摘要

近几年,商业银行把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银行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小企业信贷业务既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也是风险防范的难点。本文通过阐述现在就职的邮政储蓄银行的信贷业务的发展的状况,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不足之处,提出了组织构架创新、建立符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信贷政策等一系列加强风险监控防范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目录序言1

一、信贷业务概述1

(一)银行信贷1

(2) 小企业信贷的意义2

2、 邮政储蓄银行企业信用发展概况2

(一)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现状2

(二)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特征2

一。信贷业务扁平化管理不力2

2。信贷业务运行控制体系不完善3

3、 邮政储蓄银行3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银行存在的问题3

(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4

4、 改进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的建议4

(一)内部的完善4

一。价值取向和市场定位需要调整4

2。管理机制需要调整4

三。为小企业制定制度和政策安排5

四。优化岗位人员配置和用工管理5

5个。加强组织指导,提高全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5

(二)加强风险防范6

一。出口企业贷款风险防范6

2、对“走出去”型企业贷款的风险防范6

三。论6元人民币升值套利企业的风险防范

结束6参考文献8

大力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对于增加商业银行业务运行和发展的稳定性、积极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分散集中度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意义重大。然而,小企业信贷业务不仅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也是风险防范的难点。目前,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贷后检查频率、内容以及检查结果上报方式等贷后管理工作,均与一般公司类贷款要求一样,没有充分考虑小企业信贷业务户数多、金额小等特点,加大了贷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再加上原有业务考核机制的局限性,信贷人员热衷于追求大客户、大额度。从长远来看,随着客户的增多,这样的贷后管理无法满足业务需要,也不利于贷款风险防范,所以研究制定专门的适合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贷后管理办法势在必行。

一、 信贷业务概述

(一) 银行信贷

根据从业多年的经验,主要是在银行的信贷部对口,负责各种信贷业务,现将主要的工作简述如下:银行信贷是银行将自己筹集的资金暂时借给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使用,在约定时间内收回并收取一定利息的经济活动。银行信贷对象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只要是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申请并上报相关文件,那么银行将调查并完成贷款调查报告。贷款内部审核、审批。签订贷款合同,办理相关抵押、公证手续。

用款并按约支付利息。贷款后,银行应当对贷款的使用和企业的抵押进行检查和监督。还款或展期后还款。

(2) 小企业信用的意义

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发展,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更是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寻求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对于增加我行业务运行和发展的稳定性、积极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分散集中度风险、增强资产流动性意义重大。通过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可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拓展新的赢利空间,培育未来优质客户群体,锻炼一支优秀的专业化客户经理队伍。

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2、 邮政储蓄银行小企业信贷发展概况

(1) 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现状

截至2017年12月底,邮政储蓄银行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达到2万亿元和1.43万亿元。贷款余额0.

5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7%。目前邮储银行70%以上的贷款额度集中在大企业,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大客户直接融资渠道不断扩大、议价能力不断加强,对银行贡献度下降速度比预计还快;加上由于银行同业目标市场趋同,激烈的竞争也导致银行大企业贷款相关收益大幅减少,甚至给部分大企业客户办理信贷业务的资本成本都很难得到保证;另外,大企业利用自身资金网络进行集约化经营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在银行存、贷款的份额逐步下降,对银行相关效益的贡献度也在下滑。

邮政储蓄银行依靠重点客户难以保持高速增长。竞争的形式迫使银行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我国中小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孕育着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和业务发展的大市场,这是银行实现可持续盈利的沃土。

(2) 邮政储蓄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特征

一。信贷业务扁平化管理不够有效

信贷业务扁平化并没有像会计业务和个人银行业务那样提升简单的管理职能,而是同时提升了经营管理职能。对于管理职能上移,其实只是管理半径缩短而已,其管理手段并没有本质区别,因而对管理流程变革要求并不迫切。而将本级信贷业务经营职能上移给信贷管理部门则面临一系列问题,须建立与直接经营相配套的信贷经营管理制度,实行信贷业务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

2。信贷业务运行控制体系不完善

要对邮储银行信贷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明确规定信贷调查、审核、审批、贷后管理为不兼容岗位,不得混岗操作,否则按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贷经营与审批责任认定办法》处理,而不是仅仅以红头文件形式作一般性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信贷业务操作控制系统,将柜面人员、客户经理、风险经理信贷业务内部操作流程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使信贷业务办理过程置于系统控制之下,如柜面人员对信贷客户用款必须经过客户经理授权,客户经理贷款合同签订必须经过经营主责任人审核等,既实现对客户信息资源共享,又可以通过系统控制方式强制性实现岗位制衡目的。三是推进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控制。

要改变当前主要依靠审计检查等滞后方式控制信贷业务操作风险的做法,对信贷管理部、各支行派出风险经理,客户经理、风险经理平行作业,各负其责,使信贷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

3、 邮政储蓄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一)银行存在的问题

一。重点客户资金管理水平普遍提高。大客户基本建立了资金网络,资金的集约化管理导致大企业在银行的存贷业务比重逐步下降。

2。重点客户融资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渠道畅通,传统贷款业务需求增长不够。

3银行同业目标市场趋同,激烈的竞争导致银行在与大客户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贷款议价能力不强,中间业务收益水平比较低。迫于竞争压力,目前我行大部分客户是基准利率下浮10%,而对大客户的中间业务也往往因追求可观的贷款利差而不收费或少收费。

此外,企业发行融资债券及其利率市场化等政策在宏观层面上不断推进,将对贷款利率市场化产生直接而重要的推进作用,有理由相信,贷款利率市场化将比预期来的更快,大客户贷款业务利差进一步迅速所下已不可避免。

(二)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

目前,从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信贷市场的特点来看,中小企业仍然存在信贷不足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一是中小企业经济成分比较复杂,大部分企业没有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体制改革,但名不符实,许多中小企业家族性质较浓,容易发生个人道德风险;二是管理不够规范,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企业财务不实,报表失真;三是资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发展潜力不足。

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都不足以凭借自身的信用获得贷款,而必须通过提供抵押 (质押)品等方式获得信用增级,或者由专业担保机构提供担保来获得信用增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