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学生暑期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教育

编辑:阿文时间:2020-06-25 15:43:05
2019大学生暑期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教育,大学生暑假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教育文物资源,为教育文化博物馆作贡献,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了解更多的教育文物知识。

大学生暑假物质文化遗产社会实践报告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为了能更好地保护教育文物资源,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做到对多地区教育文物的掌握和了解,为教育文化博物馆作贡献,沈阳师范大学赴沈阳市教育文化遗产调研20**年暑期社会实践课题组在指导教师王雷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沈阳市教育文物寻访活动,希望可以通过这个活动了解更多的教育文物知识。

7月20日是我们小组活动的第一天。小组成员集体从东北大学出发乘车前往位于沈阳市大东区大东门附近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旧址,那句激励了无数华夏儿女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少年周恩来在这里发表的。关于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对这所小学的好奇,研究小组决定把这作为研究的第一站。

由于对旧址具体位置不熟悉,课题组一行人在31℃的高温下,仅凭借着打听和地图的指引,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步行终于在一处胡同小路上找到了这所旧址。

旧址是一排类似于平房的建筑,中间的匾额上依旧保存着**时期“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的字样,院内有一尊高约5米的周恩来塑像,基座上刻着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警世恒言,石像上周总理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好像依旧注视着这个时代。学校院内有两栋二层阁楼,据管理人员介绍,这两栋楼就是原来的学生教室,由于时间久远早已破败不堪,近年来由于**的重视和资金投人,原址已经得到返修和保护,所有的建筑都遵循原有风格。通过了解这些,研究小组的成员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那些有抱负的年轻人的战斗精神。

在管理者的帮助下,研究组成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历史**,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大量的文本基础。

位于东北育才中学院内和中国医科大学院内的原满洲教育专门学校旧址、南满医学堂旧址一直在被学校使用,并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位于原沈阳体育学院的汉卿体育场就没那么幸运了,虽然早已被列为国家级教育保护文物,但因为资金短缺没能得到妥善维护,现在的汉卿体育场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令在场的课题组成员感到惋惜。

攻击和损失总是接踵而至。著名教育家、沈阳师范大学院院长车向忱先生的故居,也让研究团队伤感。除故居小楼外,周边已经卖给房地产开发商进行商品小区的建设,一座座高楼将故居映衬得矮小破败。一座小楼很难再现当年的情景。

但值得高兴的是,这里引起了沈阳市**的重视。就在调研小组进行考察时,小楼正在进行楼体的翻新修葺工作,并将这里列为沈阳市教育文物不可移动文物。课题组衷心希望,这里可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维护,让这里早日成为竞相参观的场所。

按照计划,8月5日是调研组参观的最后一天。经过半个多月的走访调查,课题组已按计划完成了对6处教育遗产地的排查。有伤感也有欣慰,成员们都怀着复杂的心情调查最后两处文物遗产,可事情往往与想象相悖。

这最后一天是整个研究活动中最痛苦和悲伤的一天。也许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所见所闻。

在原沈阳动物园西侧找到同泽女子中学旧址,花了不少时间。由于城市发展变化迅速,很多街路已经消失,多数建筑的门牌已经不见,这对仅能靠打听和资料寻找的我们来说无疑增加了很大难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搜寻,整个小组终于在一栋即将拆除的居民楼里找到了校址。

破败的校门中是一片长满荒草的操场,操场北侧屹立着三幢**时期的建筑,经证实这里就是张学良将军创立的同泽女子中学的旧址。三座具有历史和教育价值的建筑物已经破旧不堪。窗户已经损坏了,透过窗户可以清楚地看到损坏的墙壁。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耐心寻找,终于在一处木板堆旁发现了一块写有“不可移动文物”的牌子。

看到这座见证了一个时期的教育文物竟被破坏成如此模样,课题组几个成员忍不住落泪。

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调查组成员走到前黎明机械厂后面的一个工地。经过多方打听,队员们终于找到了只剩下一排房子的东北军讲堂。青砖和灰瓦依然显示出当年的气势和威严。

工地保安说,好久没人问这个问题了,但不知怎的没有拆掉。调查组在这里并没有发现标志牌或**颁发的文化调研遗产证明,工地的推车在远处轰轰作响,无比的伤感袭上心头。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成员们离开了。

历史可以用来提醒后代。教育遗存的保护和发掘,可以给今天的人们以启迪和启迪。我们不知道,在当今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那些曾经为中华民族作出过卓越贡献的教育家和他们所留下的教育遗产还能保存多久。半个多月的调研实践结束了,值得欣慰的是,**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教育文物的重要性并具体实施了相关的保护措施,颁布了相关法律。

希望我们的研究活动能够激发更多人的教育文物保护意识,为我们教育博物馆的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