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1
-->点击查看:
相关推荐
2017年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本学期,围绕 “探索、发现、成长”这一主题,青岛莱芜一路小学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我们在成长”现代公民实践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实践,关心、**、研究我们所共同关注的城市建设发展问题。同学们主动融入鲜活的生活,主动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社会现象、现实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发展了自我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应用能力,有效地传播了“和谐城市、和谐生活”的科学理念。
一、课题研究成员:
xx、xx、xx、xx
二、课题研究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新兴的服务性行业早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校园周边的小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然而,近年来,这些网点出现了很多问题:
市民向**投诉校园周边小卖部的现象时有发生,报纸、电视等传媒中关于这些小卖部“三无”食品充斥柜台、食品储藏保管不严、学生食品中毒等事件的新闻报导也屡见不鲜……甚至淄博教育局还特意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校园小卖部检查、清理、整顿工作。可见,校园周边小卖部的现状不容乐观,已成为危害师生身心健康的**“杀手”,已成为学校教育管理难度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关乎城市建设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杀手”何时休?
整顿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
四、五年级级部的同学开展了“校园周边小卖部现存隐患问题”的调查研究,旨在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促使这些小卖部规范经营,净化我们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我们的健康成长。
(一)访问调查
为了让“校园周边小卖部现存隐患问题”的调查研究更有针对性,我们首先随机采访了三至六年级的部分同学,了解他们的消费取向,了解他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了解他们对这些小卖部的看法。通过初步访问调查,我们发现:第一,同学们到校园周边小卖部买东西不是个别现象;其次,购买“三无”产品的同学不在少数;第三,大部分同学对小卖部的产品安全认识程度不深;第四,小卖部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所有这些都为我们的调查方向提供了依据。
度米文库汇编之2019年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二)
--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现状及趋势调查
资源与环境学院:韩国
执业地点: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
实习实践:2017年7月12-16日
摘要:嘉鱼县2017年环境质量状况:2017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集中引用水水质均能达到相应水质标准;城区内交通、区域环境噪声超标现象仍有发生;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程度不断提高;环境辐射处于安全状态;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嘉鱼县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优)和二级(良)标准的天数占全年的99.18%,其中达到一级标准的天数占2.74%,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占99.
64%,二级以上天数占0.82%。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
2017年,纳入环境统计的8家重点污染源废气排放量为3.22亿标立方米,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为1419.93吨,烟尘排放量为1654.
78吨,工业粉尘排放1251.65吨。
水环境质量:
2017年,集中饮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质进一步改善,均达到相应的水质要求。石矶头自来水厂取水口每月的常规监测及乡镇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显示,所监测的项目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类大肠菌群、五日生化需氧量、六价鉻、氰化物、氯化硝酸盐氮等项目均达标,全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县境内的三湖连江水库、金水河、陆码河、马鞍河、魏家河、西凉湖、大盐湖等水体水质情况进行了调查,金水河、马鞍河部分监测项目超国家标准,其他水体水质均符合相应水质要求。
2017年,纳入环境统计的8个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量177.95万吨。生活污水排放量为955
94万吨。工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1786.29吨,氨氮排放量为36.
77吨。
声环境质量:
2017年,城市环境噪声主要**于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商业噪声和生活噪声,部分地区存在建筑噪声。交通噪声处于轻度污染状态。根据监测结果,2017年全县城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8
2分贝,夜间平均值为45.3分贝,表明整个城区昼夜环境噪声值均未超过国际标准。城市道路交通干线噪声等效连续声级加权平均值为71
4db(a),各路段(昼间)均出现超标现象。
固体废物的产生和利用:
2017年,全县工业企业产生固体废物12.74万吨,综合利用率100%。工业固体废物主要用于制砖、铺路和**利用。
实践内容:
2017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以及2017年3月中国“两会”的发言、提案都说明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其中“低碳”成为两次会议关注的一号提案。“低碳生活”理念正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提倡。
在中国,让每个公民自觉地发展低碳生活方式,是中国**面临的新课题。目前社会上还存在着认为“低碳不可能推行”的观点。如何更好地理解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
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鱼岳镇为例,调查了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和趋势。通过调查和深入访谈,在收集资料的同时,关注居民目前的生活状况,参与当地居民的活动。了解中小城镇的“低碳生活”意识,进行气候变化宣传教育,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节能减排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实践目标:
1. 通过对中小城镇的调查,了解在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的现状及趋势,并作初步分析;
2. 通过此次暑期实践活动,调查在创建环境方式友好型社会背景下中小城镇居民低碳生活方式的普及型以及有效性;
三。通过实践活动,积极联系当地相关单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倡导积极有效的低碳生活方式;
四。在建设友好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了相应的城市中小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对策。
实践意义: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自身,亲身了解中小城镇低碳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去更好的理解国家采取推动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的政策措施,领会国家的相关政策对创建两型社会的积极影响;作为大学生,我们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的同时,要主动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实践的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走访环保局等相关单位。